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媒体聚焦
朝阳日报: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生物降解地膜助力设施农业绿色增效
发布日期:2025-11-13 信息来源:朝阳日报
浏览:

在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一场以“绿色革命”为核心的设施农业变革正悄然展开。依托“千名专家进园区”项目,当地创新推广的“设施蔬菜绿色标准化生产中生物降解地膜应用技术”,不仅为传统农业披上了环保“外衣”,更实现了产量提升与效益倍增的双重目标。

绿色技术落地,破解传统种植难题。在公营子镇设施蔬菜主产区,新型生物降解地膜已成为农户的“新宠”。该项目通过专家团队联合攻关,针对设施蔬菜生产中的地膜污染问题,研发出可自然降解的环保材料,替代传统聚乙烯地膜。这一技术的突破有效解决了土壤残留、微塑料污染等痛点,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路径。项目牵头专家、县农业发展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相琳琳介绍:“我们通过‘千名专家进园区’平台,精准对接绿色生产需求,从地膜选型、覆盖技术到田间管理,为农户提供全链条指导。生物降解地膜不仅能减少污染,还能改善土壤透气性,促进作物根系发育,实现‘减污、提质、增产’三重效益。”

据统计,该项目已在全县550栋设施大棚中推广应用,预计年增收总额超500万元。相琳琳表示:“生物降解地膜的保温保墒效果优于传统地膜,配合标准化管理,作物生长周期缩短,商品果率显著提升,真正实现了‘环境友好’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科技赋能农业,绘就绿色发展蓝图。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的实践,是辽宁省推进农业绿色转型的缩影。通过“专家+基地+农户”模式,当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动能,不仅提升了设施农业的现代化水平,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科技活力。

下一步,该项目计划扩大推广至全县1.2万亩设施蔬菜种植区,并探索降解地膜与智能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的集成应用。该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千名专家进园区”行动,推动农业向低碳、高效方向升级,让更多农户共享绿色发展红利。(记者 郭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