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庄村小果园谱写乡村振兴大文章
发布日期:2021-11-12 信息来源:朝阳日报
浏览:

曾几何时,喀左县兴隆庄镇兴隆庄村贫瘠的山坡地上,农民靠种植玉米维持生活;近几年,因为发展果树产业让村里一年一个新气象,现已发展为占地500多亩的高标准新型果园,成了带动当地脱贫致富,奔向乡村振兴的“聚宝盆”。而破解土地难题,助推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也随之在县域内得到大力推广,小果园真正谱写了一篇乡村振兴的大文章。

近日,记者漫步在果园宽阔纵横、交错闭合的水泥路上,随处可见各种果树规整成行,虽已不见水果挂满枝头以及林下套种的经济作物成熟收获景象,但位于果园周边的保鲜库内,却呈现着忙碌的劳动场面:10多个农户正在分拣还沾着泥土的地瓜,并将品相好的装入包装箱。“今年果园林下经济作物尤其是地瓜取得了大丰收,产量在20万斤左右。由于采用了新技术栽种,地瓜品质好,特别好卖,现已通过各种渠道卖掉了十几万斤。按每斤两元计算,收入可观。”指着一大垛包装箱,兴隆庄村村书记李春雨介绍道。

“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这片果园变成今天这样,过程可谓一波三折,充满艰辛。2017年该村全新的村两委班子搭建后,就把目光瞄准了这片坡地,并开始规划果园蓝图,将其打造成助力脱贫攻坚的主阵地。首先面临的就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42户92亩“一孩化地”到期,但因种种问题,致使集体土地无法收回,部分土地就位于规划的果园中。

利用玉米种植补贴资金发放契机,村两委班子在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挨家逐户做工作,利用近两年时间,终于在2018年将42户92亩“一孩化地”全部收回。啃下了这块“硬骨头”,紧接着就是果园占地的23户200亩承包地的回收问题。通过履行相关程序,村委会拿出资金6万多元,按每亩300元标准补贴施行,逐户解除原承包合同。依然是挨家做工作,锲而不舍地推进,终于将此事圆满解决。200多亩的果园建成后只是雏形,村委会趁热打铁,到2019年回收土地共1006亩,其中506亩用于果园。建设过程中,喀左县扶贫局、林业局、果树总站、科技局等职能部门纷纷伸出有力的“援手”。经过多方努力,多年建设,一个高标准新型果园得以闪亮示人。“其实,个中困难和辛苦远非说说那样简单”,李春雨动情地说。

“一年打基础,两年重巩固,三年见成效,三年之后抓升级”,小小的一片果园已实现了期望中的嬗变。依托果园,村集体收入由2017年3万多元提升到2020年的40多万元,今年有望增收50万元,今年,这个果园还荣膺省级科技示范园。(郭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