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监督重点,创新监督方式,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监督职责,不断增强监督工作刚性和实效,为打赢全面振兴三年行动决胜之战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守好家底,监督政府科学理财。年初以来,县人大常委会严格履行法定职责、主动探索创新,找准切入点、着力点,精准发力、持续发力,推动预算审查和国资监督管理工作持续深化。常委会坚持以贯彻落实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改革为抓手,推动预算审查监督走深走实。通过着力构建横向联通、纵向贯通的“互联网+”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平台,锻造预算审查监督“新利剑”。通过发挥系统的实时监督功能,持续跟踪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运行情况,持续推动加快县级财政专项资金拨付和使用进度,持续关注养老、就业、医疗、教育等重点民生资金投入和使用,实现线上发现问题与线下核实处理相结合。如今,轻点鼠标,便可穿透财政的多项具体开支,初步实现“财政资金到哪里,人大监督就到哪里”,打通了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最后一公里”。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在本质上就是为人民守好国资家底、管好共同财富。2021年以来,县人大常委会每年除了审议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还先后听取和审议了关于企业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和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实现了县人大常委会对国有资产专项报告和审议监督的首轮全覆盖。
厚植沃土,牵住优化营商环境“牛鼻子”。今年,县人大常委会高度关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将其作为依法履职的重中之重,把督促政府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相继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视察、工作评议、重点处理代表建议督办,为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频频发力,打出监督和代表工作“组合拳”,体现了县人大常委会将法治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竞争力,以法治力量融入推动经济振兴发展中的积极思考,彰显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人大担当。
法治引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赋能。县人大常委会面对“喀左紫砂”这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保护传承紫砂制作工艺、弘扬紫砂历史文化、推进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特色旅游城镇建设的新形势下,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权优势,制定《喀左紫砂保护条例》纳入五年立法工作规划,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反复修改,几易其稿,今年2月26日,《喀左紫砂保护条例》在辽宁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4次会议上批准通过,颁布实施。《喀左紫砂保护条例》以法规形式进一步明确了政府是执法监管的责任主体,负责制定紫砂具体开采办法。县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做好《喀左紫砂保护条例》的宣传贯彻实施工作,确保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喀左紫砂这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专门法规的保驾护航下,必将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李宏宇 孙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