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哨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效显著
发布日期:2025-02-27 信息来源:东哨镇人民政府
浏览:

为打造生态宜居和美乡村,东哨镇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以问题整改倒逼责任落实,以机制创新推动质效提高,实现人居环境整治从“被动应付”向“主动作为”、从“点上突破”向“全域提升”转变,持续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坚持党建引领,凝聚整治合力。东哨镇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环境整治的“红色引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构建“党委统筹、支部带动、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共治格局,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走深走实。镇党委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一把手”工程,高位推进,精准施策。召开党委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明确“清脏、治乱、增绿、提品”四大目标;建立“镇干部包村、村两委包组、村民组长包网格”三级包保机制。以村党支部为阵地,推动环境整治与基层党建深度融合,开展“主题党日+环境整治”活动,组织党员清理沟渠、整治卫生死角,通过亮身份做表率,带动群众共建美好家园。设立党员中心户216户,常态开展网格化管理服务,入户宣传、现场指导,帮助群众解决环境整治难题,传帮带促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将人居环境整治与文明村镇创建、爱国卫生运动相结合,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利用“村村响”广播、微信群等平台,发布环境整治动态,发放倡议书等,引导群众积极投身人居环境整治,真正做到“不乱丢”“不乱堆”“勤打扫”,营造全民动员、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创建省级文明村1个、市级文明村镇3个,县级文明村1个。

聚焦重点发力,推进人居环境全域提升。2022年,以政府所在地为中心、公路沿线、河道沿线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工作。在东哨村街里实施小城镇建设工程,主要栽植暴马丁香300余株,铺设树坑条石1200延长米,新铺彩砖4000平方米,安装路灯38盏、监控10台;在青沙子村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新建文化广场3000平、文化墙4000平、文化墙彩绘2000余平、文化墙带帽2000余平、长城墙1000余延长米,安装路灯6基(套)、健身器材10套;在大马架子村实施村容村貌提升工程,对原街道两侧2000延长米墙体进行粉刷彩绘。2023年,新建垃圾暂存点10处,以公路沿线、河道沿线、背街小巷等为重点开展集中清理行动,出动人员1300余人次、机械设备420台次,清理垃圾、杂物480余吨,整治“三堆”320处。人居环境整治经验做法被辽宁日报、朝阳广播电视台等多家省市媒体报道。2024年,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攻坚整治提升行动,专班化推进,对道路两侧、河塘沟渠、房前屋后、村庄和田间结合部等重要区域开展集中攻坚,出动人员800余人次、挖掘机、运输车等机械设备320台次,清理垃圾、杂物300余吨。通过一系列举措的有力实施,镇域环境更加宜居,乡风文明水平显著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攀升。

践行“两山”理念,不断擦亮生态底色。2022年,全年实施造林1003.3亩,森林抚育1800亩,退化草原修复、人工种草4900亩,林下种植药材120亩,新建东台子村和林家店村果园2处。扎实做好秸秆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生态、大美东哨”建设驶入快车道。2023年,实施人工造林300亩,草原防虫1000亩,退化林修复634亩,河滩造林及迹地恢复300亩。实施村屯绿化321亩推进森林抚育918亩。投资50万元在凌河第一湾(东台子段)实施田路分离4.2公里,栽植云杉、金丝垂柳等2500余株,栽植路边花草8公里,2022年国土绿化试点项目成果巩固1004亩后期抚育全部完成。2024年,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造林绿化工作,实施森林抚育1000亩、河滩造林及迹地恢复150亩,推进路树补植紫叶李子600余株,新栽植路树暴马丁香300余株,村屯绿化和四旁植树10000余株。镇村面貌明显改善,生态环境品质显著提高。

优化基础设施,推动乡村建设提档升级。2022年,整合乡村振兴、一事一议等各类资金,硬化村屯道路20.4公里,修建花坛2处,建设文化广场2处,建设垃圾暂存点7处,垃圾中转站1处,建立健全机制做到长效保持,切实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常态化、规范化,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2023年,整合乡村振兴、美丽乡村、一事一议等各类资金400余万元,重点围绕凌河第一湾、兴凌线和朝大线沿线各村实施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投资135万元在小马架子村实施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工程;投资130万元在东哨村实施美丽乡村提升工程;投资70万元在十家子村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投资36万元在青沙子村新建广场1300平方米、安装路灯75盏;投资15万元在东台子村建设文化广场1处。2024年,积极实施卧龙泉村村容村貌提升工程、2024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村内道路等项目。投入85万元修建桥梁一座,投资35万元在青沙子村新建护坝600延长米,投入17.5万元修建田间作业路0.7公里。扎实推进以工代赈项目,铺装道路面积21,837平方米。全力配合做好北杨线改造工程涉及我镇辖区工段施工保障工作。全镇基础设施显著改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创新管理机制,持续巩固整治成果。细化措施,将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建立《东哨镇卫生保洁网格化管理制度》,落实网格化管理责任。网格员72名,整合公益性岗位资源,配备保洁员86名,充分发挥基层网格员和保洁员的作用,对各村重点路段进行常态化清理。配备压缩式垃圾车1台,勾臂式垃圾车台,小型三轮车3辆,铲车1台,四轮垃圾运输车1辆,垃圾桶130个,规范垃圾运输管理,实行定人、定车、定时清运,确保垃圾日产日清。针对沿街商业网点,东哨镇印发了《东哨镇关于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通过落实“门前三包”、区域包保到人,做到沿街商业网点责任区负责人对门前日清理、镇村包保责任人日督导,实现人居环境整治常态长效。在常态化人居环境整治基础上,深入开展集中攻坚,对辖区内背街小巷、卫生死角等,加强镇村联动,纵深推进,组织开展集中整治。结合河长制开展清河行动,通过河道清淤、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水源涵养及水土保持等措施,修复河道形态,建设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滨河绿色廊道。同时,修建各村巷道村道,栽植路边花卉及景观树木,综合采用树典型、比作风、晒成绩、明奖惩等举措,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规范化。

强化督查检查,推动整治常态长效。为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果,防止问题反弹回潮,东哨镇将人居环境整治成效作为各村考核的重要内容,以督查考核为指挥棒,创新“督、改、评、促”一体化机制,推动环境整治从集中攻坚向长效管护转变,实现乡村“一时美”向“持久美”蝶变。构建三级督查网络,压实责任链条。建立“镇督查+交叉检查+村级日常巡查”立体化督查体系:镇督查抓重点:镇纪委牵头,不定时、不定点深入各村进行现场抽查,制定问题清单,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及时谈话提醒整改落实不力人员,保证问题整改到位。交叉互查补短板,组织包村干部、村书记开展“推磨式”交叉检查,互曝问题,发现共性问题,及时研究解决,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落实落细;网格巡查无死角,建立“村两委+网格员+保洁员”三级巡查网络,实行“日巡查、周汇总、月通报”制度,确保问题即查即改。(马凤敏)

(责任编辑:张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