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家庭应急处置
1. 立即停止食用
• 发现食品有异味、变质、异物或包装破损时,立即停止食用,避免进一步中毒或伤害。
2. 保留证据
• 留存问题食品的剩余部分、包装、购物凭证、照片或视频等,作为后续维权的依据。
3. 初步处理症状
• 轻微不适(如腹泻、呕吐):大量饮用温水,补充电解质(如口服补液盐),暂时禁食观察。
• 严重症状(如呼吸困难、昏迷):立即拨打 **120** 急救,保留呕吐物或排泄物样本供医院检测。
4. 上报与投诉
• 拨打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或通过“全国12315平台”在线举报。
• 如为集体中毒事件(如聚餐后多人不适),立即联系当地疾控中心(电话12320)或市场监管部门。
二、企业/商家应急处置
1. 启动应急预案
• 立即停止问题食品的生产、销售,封存同批次产品,追溯原料来源和销售流向。
• 召回已售出的问题食品,并向市场监管部门报告(24小时内)。
2. 配合调查
• 提供生产记录、检验报告、供货商资质等材料,协助监管部门排查问题环节。
• 对员工进行健康检查,确保无带病操作风险。
3. 公开信息与善后
• 通过官方渠道发布召回公告,向消费者道歉并说明赔偿方案。
• 整改生产流程,加强后续质量监控,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三、不同类型问题的针对性处理
食物中毒:保存剩余食物、呕吐物样本;隔离患者,防止交叉感染;及时就医并报告疾控中心。
食品污染:立即停止使用受污染设备或原料,彻底清洁消毒环境,检测污染源(如化学物质、微生物)。
异物混入:记录异物特征(如金属、塑料),排查生产环节漏洞,升级检测设备(如金属探测器)。 |
标签错误/过敏原:召回问题批次,修正标签信息,对消费者进行过敏风险提示和赔偿。
四、预防性措施(长期管理)
1. 建立应急预案
• 家庭:常备急救药品(如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
• 企业:定期演练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流程,培训员工危机处理能力。
2. 加强日常监测
• 家庭:定期检查冰箱库存,及时清理过期食品。
• 企业:落实原料检验、生产过程监控和出厂检测,使用信息化系统追踪产品流向。
五、注意事项
1. 勿自行销毁问题食品或包装,避免破坏证据。
2. 勿轻信“私了”协议,确保通过正规渠道维权。
3. 就医时明确告知医生可疑食品和症状,便于针对性治疗。
喀左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