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2024年是推进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五年过渡期的第四年,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推动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持续稳定增收,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二、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辽宁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守底线、增动力、促振兴”协同推进,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主线,聚焦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以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增收为目标,重点关注收入下降的脱贫人口和收入较低的监测对象等困难人群,加强动态监测帮扶,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跟踪脱贫群众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不断夯实帮扶产业基础,拓宽就业务工渠道,促进脱贫人口发展能力和就业技能提升,精准制定到户增收方案,缩小全省脱贫人口收入及增幅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为打好打赢全面振兴新突破攻坚之年攻坚之战贡献力量。
三、重点任务
(一)持续加强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抓实抓细监测识别,加力加劲推动风险消除,把好“一进一出”两个关口。
1.加强监测识别。
2.加强精准帮扶。
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人社局、教育局、住建局、卫健局、医保局、水利局、民政局、残联、应急局、国调队、各乡镇街区
(二)促进脱贫群众持续增收。要积极拓宽增收渠道、挖掘增收潜力、培育增收动能,推动脱贫群众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以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为基础,发挥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管理监测预警系统作用,对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易返贫致贫人口,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人口等农村低收入人口定期开展动态监测,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
1.聚焦重点群体收入监测。
2.聚焦产业帮扶促增收。
3.聚焦就业帮扶促增收。
4.强化政策保障稳收入。
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人社局、教育局、住建局、卫健局、医保局、水利局、民政局、残联、各乡镇街区
(三)提升帮扶产业带动水平。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延链增值,省以上财政衔接补助资金60%以上用于支持联农带农富农产业发展,优先保障到人到户项目需求,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1.分类推进帮扶产业提质增效。
2.培育发展特色产业。
3.发展高质量庭院经济。
4.强化科技引领。
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财政局、畜牧局、自然资源局、林草局、发改局、旅游局、交通局、科技局、国网喀左供电公司、发改局、各乡镇街区
(四)推进就业帮扶稳数量提质量。稳定外出务工规模,拓展县域内就业空间,确保脱贫群众务工就业规模稳定在7400人以上,力争实现数量、质量“双提升”。
1.稳定就业务工规模。
2.提升就业质量。
责任单位:人社局、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发改局、各乡镇街区
(五)强化衔接资金项目资产规范管理。过渡期内“财政支持、项目安排保持总体稳定,资金项目相对独立运行管理”,坚持衔接资金使用方向,用好资金、用足政策、加强管理、提高效益。
1.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2.加强资金使用管理。
3.规范项目资产运营管护。
责任单位:财政局、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审计局、各乡镇街区
(六)巩固拓展重点区域脱贫成果。统筹整合各类资源,打出政策组合拳,持续巩固提升义务教育、基础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加快实施补短板促发展项目,增强内生动力。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化县域主导产业布局。推进县域内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建设一批以规模种养为依托、产加销一体、科技要素集聚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引进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农文旅融合、优势特色产业集聚的产业化联合体和产业集群。
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财政局、人社局、教育局、住建局、卫健局、医保局、水利局、民政局、发改局、各乡镇街区
(七)持续发挥金融政策扶持作用。落实过渡期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组织村两委、驻村干部、主责银行深入村屯开展政策宣讲和需求摸排,建立跟踪服务机制,提高政策知晓度和对有贷款意愿户的服务意识,进一步落实风险补偿金制度,有效防范化解逾期风险。充分发挥多种涉农贷款的叠加作用,积极开展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引导各地区因地制宜开展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防返贫保险等。
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财政局、宣传部、组织部、主责银行、各乡镇街区
(八)凝聚社会力量帮扶。持续推进驻村帮扶、省内对口帮扶、定点帮扶、社会力量帮扶,凝聚各方合力、促进协同发展。
1.强化驻村帮扶。
2.深化定点帮扶。
3.拓宽消费帮扶渠道。
4.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
责任单位:组织部、工商联、民政局、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各驻村帮扶派出单位、各乡镇街区
(九)巩固提升“三保障”成果。要积极与行业部门沟通对接,充分压实分工责任,分领域分战线抓好“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巩固提升,继续落实教育“零负担”政策,健全控辍保学工作机制,加强对学生失学辍学情况监测,扎实做好辍学学生劝返工作,确保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脱贫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认真执行朝阳市巩固拓展医疗保障政策,有效防范因病返贫致贫风险。建立农村脱贫人口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及时将动态新增危房和因灾致危农房纳入改造范围,切实保障低收入人口基本住房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巩固维护好已建农村供水工程成果,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其他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健全完善本行业帮扶工作体系。
1.义务教育保障。
2.基本医疗保障。
3.住房安全保障。
4.饮水安全保障。
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人社局、教育局、住建局、卫健局、医保局、水利局、民政局、残联、各乡镇街区
(十)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1.稳步推进乡村建设。
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规划局、自然资源局、水利局、国网喀左供电分公司、交通局、商务局、民政局、教育局、卫健局、各乡镇街区
2.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水利局、环保局、各乡镇街区
3.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
责任单位:组织部、宣传部、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民政局、各乡镇街区
4.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责任单位:宣传部、组织部、文广局、各乡镇街区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要压实责任,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协调推进重点任务。各乡镇(街道)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结合实际细化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具体工作措施,分类精准施策。
责任单位: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乡镇街区
(二)加强调度督导。继续开展防返贫监测调度提醒和脱贫人口收入动态跟踪监测。将继续加大力度,定期调度重点工作进度情况。各乡镇街区要加强重点工作推进,时时了解和掌握进展情况。
责任单位:县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财政局、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审计局、各乡镇街区
(三)加强宣传引导。各地要加强有关政策宣传解读,让脱贫人口知晓政策、理解政策、用好政策。尊重脱贫群众意愿,不代替脱贫群众作选择。引导脱贫群众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激发脱贫群众依靠自身力量发展的志气心气底气。强化舆情防范意识,提升应对处置能力。建立负面舆情预警机制,树立底线思维,做好正面宣传、把好导向关。
责任单位:宣传部、组织部、文广局、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各乡镇街区
(四)强化政策支持。加强衔接资金和项目管理。严格按照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24年度省以上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辽农办农发〔2024〕257号)文件执行。将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纳入县乡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范围,推动各乡镇及行业部门进一步加强责任、政策和工作落实,持续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
责任单位:财政局、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自然资源局、组织部、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农村信用社、各乡镇街区
(五)强化考核督导。充分发挥督查考核“指挥棒”作用,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研究优化考核评估指标体系,扎实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定点帮扶单位工作考核、驻村工作队员和第一书记工作考核以及衔接资金绩效评价,持续开展重点工作通报、专项工作督导,组织督查考核发现问题整改,压实各方责任,推动“四个不摘”政策措施落实落地。按要求完成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改任务。
责任单位:县委督查室、组织部、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乡镇街区
五、解读机构及联系方式
解读机构:喀左县农业农村局
解读人:刘宏伟
联系电话:0421-4823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