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稳步推进化妆品经营环节安全风险量化分级试点工作
发布日期:2022-12-07 信息来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浏览:

化妆品经营环节安全风险量化分级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按照“四个最严”与“放管服”改革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创新监管方式,提升服务效能,稳步推进化妆品安全监管工作。

一是清底数,以网格化监管为基础,织密监管网络。为保证化妆品经营环节安全风险量化分级监管工作有效展开,执法人员多次开展全面调查,进一步摸清掌握监管底数,在此基础上,以基层所和监管股室为单位划分30个监管责任网格,实施网格化管理,做到网格户数明、台账清,有效缓解了我局人员少、工作量大等方面的问题。

二是重实际,以清单化监管为抓手,夯实监管职责。制定《化妆品经营环节安全风险量化分级检查表》,以简单直观的方式开展化妆品量化分级检查工作,优化化妆品量化分级评定程序。《化妆品安全风险量化分级检查表》设计7个检查项目,共计46个检查内容,其中15个关键项,7个重点项,以勾选“是”“否”的形式,对检查内容进行评价,便于执法人员操作。评价A级,不合格项总和<6项,且重点项<1项,无关键项不合格项;评价B级,6≤不合格项总和≤10 项,且重点项≤3,无关键项不合格项;评价C级,10<不合格项总和≤20项,且重点项≤5,无关键项不合格项。执法人员在等级评定过程中发现关键项不合格项直接停止量化分级评定,转入行政处罚程序。此项工作开展期间,得到省、市局领导的高度重视,省、市局领导多次莅临我县调研指导工作,结合实际,为量化分级实际操作提出很多宝贵意见,为我们的工作推进明确了方向。

三是严规范,以强化培训为手段,提高经营者主体责任意识。一方面,积极组织人员对经营者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和“一对一”培训,截至目前,我局共举办大型化妆品培训会议4次,累计培训执法人员、化妆品经营者400余人次。另一方面,有效利用监管工作群,加强与经营者之间的有效连接,结合化妆品量化分级评定工作,普及化妆品安全相关知识,督促化妆品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严格执行进货查验制度、索证索票,随时回复解答从业人员主体责任落实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经营者整体素质。

四是重服务,以“五个一”为标准,规范化妆品经营行为。针对化妆品经营者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化妆品经营质量管理制度制定不全面等问题,我局创新“四个一”标准,解决化妆品经营者制定管理制度难的问题,有效规范化妆品经营行为。一个公示板。免费为经营者制作发放化妆品安全公示板,公示板内容包括主体信息公示、量化等级公示、监管人员和日常监督检查结果公示、经营质量管理制度和经营质量安全承诺书等方面,通过公示让消费者更直观地了解经营户所经营的化妆品安全风险状况,有效促进亮证经营和各项信息公开,为化妆品经营者规范经营提供了可靠标准。一个索证索票记录簿。督促经营者建立索证索票记录簿,按要求张贴留存所有票据资料,进一步规范进货渠道,便于溯源管理一个自查记录。为经营者量身制作自查记录表,自查内容包括主体资格、人员健康、索证索票、贮存条件、是否分类摆放、是否过期、变质、临期产品处理等内容。经营者只需要逐条对照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经营者每月至少自查1次,监管人员定期在微信群通知经营者开展自查。

一个档案盒。免费为经营者发放主体责任落实档案盒,盒内存放所售化妆品备案信息、出厂检验证明、注册证、合格证、索证索票等方面材料,便于溯源管理,督促经营者规范经营。一个下架箱。经过前期走访,发现经营者使用的下架箱多为简易制作的纸壳箱,不符合规范要求,为消除安全隐患,我局统一制作下架箱免费发放至经营者,提醒经营者将不合格化妆品放在下架箱内。

五是强监管,以信用监管为基础,探索新型监管机制。将化妆品分级监管与化妆品信用监管相结合,建立监管工作档案,将日常监督检查记录、各类专项整治存入档案。日常监督检查按照检查——列出发现问题清单——下达责令整改——经营者整改——报告整改情况——监管人员复查——归档的流程进行。以此为依据建立信用监管档案,以信用为基础,按照市场主体信用状况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措施。对信用好、风险低的市场主体,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对违法失信、风险较高的市场主体,适当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列入重点信用监管范围,使监管力量“好钢用在刀刃上”,努力做到对诚信守法者“无事不扰”,对违法失信者“利剑高悬”。

六是保发展,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宗旨,有效推进精准监管。将化妆品安全风险分级监管与“走进市场主体,助企纾困解难”活动相结合,通过开展化妆品安全风险量化分级一次性评定工作,对化妆品经营者实施精准监管,解决多头检查、重复检查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化妆品市场经济发展。在开展化妆品安全风险量化分级工作期间,充分考虑当前疫情影响及化妆品经营者经营状况,本着柔性执法原则,对化妆品经营者多以规范为主,对于主观意识违法行为从严从重处理。2022年,我县化妆品普通程序案件立案2件,罚没款金额4万元。

七是抓监测,以不良反应监测为手段,提高风险信号监测和预警能力。将化妆品安全风险量化分级监管与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相结合,积极开展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宣传培训工作,通过宣传《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培训《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表》填报,督促化妆品经营者遵循可疑即报原则开展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截至2022年11月20日,共收集上报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31例,平均每百万人口上报89例,已完成平均百万人口上报70例监测任务。有效提高风险信号监测和预警能力,增强及时发现化妆品安全方面的系统性、区域性、敏感性风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