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工作报告
2013年喀左县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13-01-20 信息来源:县政府办
浏览:

 

政府工作报告    

    

   2012   126  在喀左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吕 树 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主要成就和2012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喀左奋力开拓、加速崛起的五年,是县十四届人民政府创造光辉业绩的五年,是全县经济实力提升最快、社会建设成效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五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圆满完成本届政府任期各项目标任务,谱写了喀左发展史上的辉煌篇章。    

——过去五年,是主要经济指标成倍增长、综合实力大幅攀升的五年。2012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4亿元,是2007年的3.4倍,年均增长27.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6亿元,是2007年的4.8倍,年均增长36.9%;固定资产投资103亿元,是2007年的3.2倍,年均增长26.1%;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85亿元,是2007年的4.6倍,年均增长35.4%;域外引资80亿元,是2007年的5.9倍,年均增长42.5%;金融机构各项存款82亿元,是2007年的3.2倍,年均增长26.3%;农民人均纯收入9030元,是2007年的2.2倍,年均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60元,是2007年的2.3倍,年均增长17.7%。县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过去五年,是经济结构调整成效卓著、产业集聚效应凸显的五年。三次产业比由2007年的314227调整为245026,工业对全县经济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30亿元,是2007年的4.3倍,年均增长33.6%;工业增加值58亿元,是2007年的3.2倍,年均增长25.8%;工业实缴税金6.8亿元,年均增长16.2%,占全县税收总额的68%。冶金铸锻产业迅猛发展,预计实现产值180亿元,比2007年增加140亿元,年均增长35.1%;新能源产业从无到有,风电装机总容量突破13万千瓦。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预计实现总产值60亿元,比2007年增加36.7亿元,年均增长21.5%。设施农业规模和效益大幅提升,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建成省级标准化畜牧小区381个,发展经济林38.2万亩;规模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31家。服务业繁荣活跃,预计实现增加值34.9亿元,比2007年增加24.8亿元,年均增长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6亿元,比2007年增加22.4亿元, 年均增长32.7%    

——过去五年,是对外开放实现重大突破、发展活力竞相迸发的五年。坚持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累计引进域外资金215亿元,出口创汇2.6亿美元。全县工业企业总数达到3000户,比2007年增加715户;销售收入超2000万元和超亿元企业分别达到115户和40户,分别比2007年增加95户和32户;上缴税金超百万元企业90户,比2007年增加56户。工业园区快速崛起,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冶金铸造工业园区进驻企业由7家增加到46家,预计全年实现工业产值80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34.8%;工业增加值30亿元,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51.7%。利州工业园区以农产品深加工和紫陶建材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基本形成,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亿元,入驻企业21家,预计全年实现工业产值7亿元。    

——过去五年,是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五年。城市发展定位与空间布局不断完善,建成区面积由6.7平方公里扩展到12.6平方公里,实现了“一城变两城”。投资51.7亿元,实施基础设施和公建项目593个,新增楼房面积400万平方米,改造老旧小区60个,城市承载功能和集聚效应显著提升。扎实推进“五城联创”,县城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4%,人均水面和公园绿地分别达到55平方米和11.7平方米,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和全国文明县城。省“绿叶杯”竞赛连续四届获得优胜,“四化”竞赛被评为最高级别“四星”级,连续五年完成主要污染物削减任务,我县成为全省首个垃圾分类试点县。小城镇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完成开发改造45万平方米,道路硬化40万平方米,栽植树木60万株。新建和改造乡镇集贸市场12个。新修乡村级公路426.4公里,建设桥梁259座、5856延长米,新修县级以上公路144.8公里,建设桥梁54座、2877延长米,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水泥路,农村交通环境大为改观。新建乡村客运站7座,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    

——过去五年,是民生工程深入实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五年。坚持以人为本,持续提升民生福祉,累计投入民生资金68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5%。城镇实名制就业累计达到2.5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下。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保障范围不断扩大,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城乡低保标准成倍增长,困难群众实现应保尽保。廉租住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和租房补贴政策深入实施,累计有254户居民享受保障性住房、52户享受配租房、200户享受租房补贴。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438处,解决了4.2万户、14.3万人、4.5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问题。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加4919元和10498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到62.5亿元,人均14600元,年均增长14.8%。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扎实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深入实施农村脱贫攻坚战,8.5万农户新增了致富项目,实现了稳定脱贫。    

——过去五年,是社会建设扎实推进、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的五年。科技工作成绩突出,申报国家、省科技项目61项,跻身国家科技富民强县、全国科普示范县行列。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率先在全省实现初中、高中教育城市化,“双高普九”工作以全省第一的成绩通过评估验收,义务教育、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打造全省教育强县奠定坚实基础。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成果显著,被授予国家级优质服务先进县、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先进集体、省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县。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繁荣发展,喀左东蒙民间故事荣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政府奖“山花奖”,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跨入全国县级系统“双百”先进行列。国土资源工作扎实推进,矿产资源开发与治理进一步规范,城乡建设用地需求得到有力保障;“喀左中国暴龙”震惊世界,我县被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命名为“恐龙之乡”。群众体育蓬勃开展,竞技体育成绩显著,体育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县档案馆晋升为国家二级综合档案馆。气象为农服务全国领先。残疾人工作被评为全国社区康复示范县。民族宗教工作不断加强,自治县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过去五年,是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全面提升的五年。坚持依法治县、依法行政,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依法接受人大监督,积极支持政协发挥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作用,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舆论监督。五年来,高质量办复人大代表建议、议案211件、政协委员提案247件、市民投诉808件。扎实开展“下基层、解难题、办实事”和“创先争优”活动,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政务公开范围,规范招投标市场,全面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公共行政服务中心运行良好,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扎实推进。启动行政执法电子监察,加强审计监督,深化源头预防腐败各项工作,有力促进了机关作风转变。建立健全重大事项公众参与、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制度,科学民主决策水平不断提高。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加强,普法和调解工作成效显著,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得到有效化解。深化平安喀左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我县被授予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充分发挥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作用,有力推动政府工作效能的全面提升。    

各位代表,2012年是本届政府任期最后一年,我们全面完成了县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回顾2012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对外开放不断深化,项目建设成果丰硕。深入开展“招商引资高峰年”活动,瞄准“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围绕冶金铸锻、紫陶建材、农产品深加工和新能源等重点产业,有针对性地抓招商、引项目。积极参加省、市组织赴香港、上海、温州、宁波、晋江等大型招商活动8次,推介重点项目35个,组织小分队招商160余次,招商成果显著。预计引进域外资金80亿元,同比增长55%;实际利用外资2440万美元,增长21.5%;出口创汇7000万美元,成为全市出口大县;全年实施固定资产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150个,同比增加36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40个,同比增加4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亿元,同比增长41.5%,全县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    

(二)工业经济稳步增长,产业集群跨越发展。狠抓工业经济运行,着力优化企业发展外部环境,帮助企业解决资金、技术、市场等关键问题,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对产业集群、技改项目的支持政策,有力促进了工业经济稳步增长。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30亿元,增长24.3%;增加值58亿元,增长26%;工业用电量9.4亿千瓦时,增长7.3%。全县规模以上企业新增20户,总数达到115户,实现产值185亿元,增长16.4%;增加值45亿元,增长17.8%;实缴税金5.5亿元,增长7.8%。金河集团、飞马集团、利鑫有色金属、新华钼业、红山化工、西姆莱斯、鑫丰金属、明鑫铸造、辽河铸钢、圣峰电力铸造等一批骨干企业,成为工业经济重要支撑力量;金旭锰业、金河二期、中信矿业、盛奥矿业、鑫宁保温材料、佳和精密铸造、鑫博铁合金、华翔化工等一批新投产项目,有力拉动了工业经济增长。坚持把壮大产业集群、做强主导产业作为工业强县的首要任务,进一步接长加粗产业链条,冶金铸锻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76家,从业人员2.4万人;紫砂文化产业集群水平快速提升,紫砂陶瓷类企业达到45家,发展势头强劲。    

(三)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农村环境明显改善预计实现农业总产值60亿元,增长17.8%;增加值32亿元,增长16.9%。粮食生产克服罕见洪灾的不利影响,总产量达到7.2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设施农业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大棚蔬菜总产量115万吨,产值24亿元;食用菌产量比上年翻番,产值1.1亿元,我县晋升为省级蔬菜出口示范区。畜牧业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105个,畜禽饲养量、出栏量大幅增加。扎实推进造林绿化和青山工程,完成造林绿化20.65万亩,义务植树124万株。种植林下经济作物10万亩,新发展果业1万亩。农业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全年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8家,累计达34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45个,总数达198个,我县成为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成农田水利工程88处,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11.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8.1万亩,草原沙化治理11万亩,完成滴灌节水农业工程5.2万亩。扎实推进大凌河治理保护工作,实施退田还河、生态封育1.8万亩,初步形成生态带、旅游带、城镇带,大凌河流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新增各类农机具3361台件,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国最先进气象太阳能资源监测站落户喀左,气象预报预警机制在防灾减灾中发挥重要作用。省级生态县建设通过专家组验收,新农村建设取得突出成效。    

(四)城乡建设突飞猛进,城市品位显著提升。2012年是喀左城建史上实施项目最多、投资规模最大、城市品位提升最快的一年。着眼城市长远发展,对县城总体规划进行新一轮修编,完成重点片区城市景观设计及修建性详细规划。实施城建项目41个,总投资33.8亿元,其中基础设施项目12个,公建项目16个、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房地产开发项目13个、建筑面积98.7万平方米。重点实施河南新城建设项目28,总投资29.8亿元,建筑面积98.4万平方米。投资4.3亿元实施大凌河干流源综合治理工程,新建大小橡胶坝11座、跨河大中桥2座,新修路坝结合景观带10公里,形成水面湿地1万亩,将城区东扩5平方公里,堪称“塞外水城”。规划展馆、游泳健身馆、国税大厦、蒙古族小学、蒙古族幼儿园全面竣工,完成新城道路、供排水、供热、燃气、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形成七纵五横的道路交通网络。销售商品房48万平方米,销售额15亿元,预计全年建筑业产值31亿元,增长55%。完成城中村、城边村改造拆迁2280户,启动老城区棉麻公司地段商业综合体项目。以“绿化、亮化、净化、美化”为重点的城市管理全面加强,小城镇“六化五个一”工程深入推进,城市形象和品位进一步提升。完成滨河路一期6.7公里、桃四线大修改造14公里、建三线南段中修16.3公里、一事一议村内道路100公里等交通建设工程。全面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城乡居民出行条件明显改善。  

(五)第三产业加速发展,商贸流通日趋活跃。以市场培育为突破口,加快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宝隆蔬菜水果交易中心与圣隆农产品物流园项目实现对接,商贸物流配送中心、利州建材城、东盛综合市场快速健康发展。新增“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连锁超市28家,累计达到198家,覆盖全县乡村的流通网络基本形成。“新网工程”建设深入实施,农资连锁店发展到163家。预计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4.9亿元,增长30.9%。新建地方粮食储备库标准库房2000平方米,增加储量1.5万吨。落实“家电下乡”优惠政策,农民得到补贴3120万元。积极推进银企合作、银政对接,各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82亿元和46亿元。利州国际酒店主体完工。运输业、通讯业、邮政业、信息业、网络服务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电子商务、物业服务、家政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充满活力。旅游业发展呈现新态势,初步形成以休闲旅游、生态旅游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六)民生工程扎实推进,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坚持把改善民生摆在突出位置,全年实施重点民生工程40多项,政府承诺的十件实事全面落实。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高质量完成,河南新城热源厂当年建设、当年使用,利州广场建设如期竣工。实施节能保温计量改造“暖房子”工程20万平方米,新建城市居民用水保障系统,建设水冲公厕10座,对县城85条小街小巷进行硬覆盖。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60岁以上农民全部享受到养老保险待遇,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月均增加148元,公教人员津补贴提高标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全面增加,医疗保险报销标准大幅提升,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拓宽。深入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完成实名制就业6266人。实施饮水解困工程72处,扶贫到户27463户,完成移民搬迁150户,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著。为全县50%的农村居民和85%的城镇居民免费建立了健康档案。常年病人托管中心建设完成主体工程,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保障工作都得到新的加强。    

(七)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社会呈现和谐稳定局面。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新建和维修校舍10.3万平方米,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今年又为清华、北大输送5名新生。全面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县乡村医疗机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120急救中心和第一人民医院病房附属楼投入使用创新人口和计生管理模式,落实各项优惠政策,适度低生育水平得到巩固,服务管理水平持续提升。文化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全部免费开放电视网络数字化工程启动实施,成功举办“利州之春”、“利州之夏”和首届群众文化艺术节,恢复举办天成观皇会体育工作扎实开展,公共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圆满承办立陶宛和加拿大国际男子篮球争霸赛等重大赛事。大力实施“科技富民强县”战略,科技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和突出信访问题专项整治,平安建设工作取得全省县区第二名的好成绩。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创新公共安全消防网格化管理模式,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有效预防了重特大事故发生。国税、地税、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督工作取得新成绩,审计、统计、物价、烟草、档案、地震工作不断加强,人防、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工作扎实推进,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社会呈现和谐稳定新局面。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五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创造了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全县人民的光辉业绩,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始终把科学发展作为统领各项工作的主旋律。五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赶超发展、做大总量的同时,高度重视发展速度与增长质量相统一、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相兼容、改革攻坚与和谐稳定相协调,实现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五年来,我们坚持“以项目建设为纲”,牢牢把项目建设抓在手上,投入力度之大、开工项目之多,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实践证明,只有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重要抓手,才能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增添后劲。    

——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五年来,我们每年都承诺办理一批民生实事,千方百计改善群众生活,最大限度地将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县人民。为此,我们也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真诚理解、大力支持和充分信任。    

——始终把团结奋进作为全县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五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同心同德、同力同为,形成了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和谐共进的生动局面、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只要我们倍加珍惜团结、倍加维护团结,就会无坚不摧、无往不胜。    

五年的发展历程充满艰辛,五年的发展成就来之不易。五年来,我们共同经历、亲身感受了喀左发展的巨大变化,我们欣喜地看到,喀左的竞争力正在日益提高,影响力正在日益扩大,凝聚力正在日益增强,一个生态环境优美、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新喀左正在迅速崛起!喀左取得的这些成就,是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依法监督、县政协献计出力的结果,更是全县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扎实苦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喀左县第十四届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喀左发展的各级领导、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我们在客观总结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工作中的不足。目前,我县经济总量依然偏小,产业集聚度不高;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规模不大;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现代服务业所占比重偏低;财政刚性支出大幅增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个别职能部门服务意识不强,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等等。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    

  

各位代表,未来五年,是喀左释放潜能、扩大优势、赶超发展、全面崛起的黄金期和关键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我们必须以更加开阔的视野谋划工作、更加开放的思维抢抓机遇、更加务实的作风推进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今后五年,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指导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县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扩大经济总量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项目支撑、城市牵动、体制创新”的发展战略,全力优化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城乡发展水平、资源环境效益和民生幸福指数,努力构建富庶文明美丽幸福的新喀左。    

今后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7%,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5%,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7%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7%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51‰以下,城镇化率达到56%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下,万元GDP能耗年均下降5.8%,主要污染物排量削减指标达到规定要求,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县。    

实现以上目标,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    

——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奋力实现经济实力新跨越。加快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提高二、三产业比重,努力打造东北地区重要的冶金铸锻产业基地、绿色能源开发基地、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胜地。按照“大企业引领、大项目支撑、园区化承载、集群化发展”和“做大总量、提升质量”的思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着力打造大北经济带,做大冶金铸锻、紫陶建材、农产品深加工和新能源产业。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按照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方向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以有机产业为龙头,以农业科技推广为载体,加快优势主导产业发展,实现一、二产有效对接。加速活跃三产服务业,突出发展特色旅游业,积极培育文化产业,打造喀左文化品牌。鼓励支持金融、房地产、商贸流通、餐饮、信息等服务业快速发展。    

——加快城镇化进程,奋力实现城乡面貌新变化。按照“五城联创”目标要求,巩固“创城”成果,加快城镇化进程,努力打造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幸福家园。大力推进城镇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充分发挥工业园区对城市发展的支撑作用。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9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6万人,其中新城建成区面积达到6平方公里、人口5万人以上。全面完成城中村、城边村改造任务,形成以县城为核心,重点镇、凌河沿岸新市镇为依托,建制镇为基础,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发展格局。    

——着力改善民生福祉,奋力实现社会事业新发展。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深入实施科教兴县、文化强县战略,坚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村级基本药物制度,抓好公立医院改革,努力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城乡均等化。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完善少数民族人口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健全完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全力推进扶贫开发,增强贫困人口的“造血”功能;高度重视社会救助,着力解决特殊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狠抓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高效利用土地,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喀左。    

——全面促进社会和谐,奋力实现社会管理新突破。适应社会转型变化,整合推进公共行政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深入开展“平安喀左”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提高对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全面推进普法工作,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机制,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三、2013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    

  

各位代表,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一年,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一年,也是新一届政府肩负使命、履行职责的开局之年,做好全年各项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61亿元,增长20%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9.35亿元,增长23%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4亿元,增长3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5亿元,增长18%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20元,增长2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070元,增长17%    

——各项社会事业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同步提高。    

(一)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加快产业聚集,努力实现工业经济提速增效    

工业是全县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我们要始终以项目建设为“总纲”,不断加大固定资产投入,发展壮大产业集群,全力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280亿元,增加值70亿元,分别增长20%以上。    

强化项目支撑作用。围绕扩大投资、增加税收、优化产业结构,积极谋划实施一批牵动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全力抓好明鑫铸造、鑫丰金属制品、日隆钒钛、三友铸造、盛奥矿业、聚丰耐磨合金等项目建设,确保年内建成投产。加快金工科技70万吨钒钛、丛元号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鹏达铸造2万吨轿车配件、赛克瑞斯5万台套电器设备、金泰碳素2万吨碳素制品、铭泰钢构2万吨钢构件等项目建设进度,全面完成年度投资任务。全年计划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200个、千万元以上项目100个、亿元以上项目1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60亿元,增长30%以上。    

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围绕延伸产业链条、开发优势资源、壮大骨干企业,以“大招商、招大商”的气魄,继续深入开展“招商引资高峰年”活动。结合我县实际,创新招商方式方法,高强度、高密度“走出去、请进来”,着力引进一批影响力大、带动力强、附加值和科技含量高的行业领军企业。建立新引进项目的督查机制,加强项目投产、达效、纳税情况考核,确保新上项目有力拉动全县经济增长。全年力争引进内资9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800万美元,实现出口创汇7700万美元,引进投资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50个。    

拓展园区发展平台。以“工业园区化、产业集群化”为目标,着力提升入园企业科技含量和园区建设管理水平。继续抓好冶金铸造工业园区、利州工业园区和广成工业园区水、电、路、燃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园区承载力和吸引力。增加园区土地储备,加强园区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促进项目向园区聚集,提升园区规模效益,使园区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大力推进利鑫有色30万吨镍铁、雅琪服饰200万件高档内衣、金旭锰业4万吨硅锰合金等一批园区项目投产、达产。园区全年新入驻项目超过3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上缴税金3亿元以上。    

加快产业聚集步伐。坚持走“骨干企业—优势产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之路,着力抓好工业经济运行。倾力扶持飞马集团、金河集团、红山化工、新华钼业等优势企业发展壮大,大力推动西姆莱斯特钢、圣隆农产品物流园、大唐风电、国电和江苏爱康太阳能、北方紫陶之都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水平,促进冶金铸锻、紫陶建材、农产品深加工和新能源四大产业优化升级。全力做好紫砂文化产业招商和推介工作,不断壮大紫砂文化产业集群规模。积极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培育、引进力度,支持企业开拓市场、扩产改造、提质升级,增强企业整体竞争力。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户,总数达到130户;产值超亿元企业70户,实现产值225亿元,增长21.5%;增加值56亿元,增长25%    

优化投资发展环境。进一步加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以环境服务发展,以环境促进发展。坚持县领导包扶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责任制,完善全程跟踪服务和“一站式”服务机制,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优化行政效能。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积极破解项目建设瓶颈制约。加强行风评议和整治,从严查处“三乱”等行为。着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注重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强化矿产资源管理,整顿矿山秩序,加强河道治理,有效制止私挖滥采、非法盗采矿产资源等不法行为,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二)以生态农业为引领,调优产业结构,不断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主题,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总产值70亿元,增长16.7%;增加值36亿元,增长12.5%    

加大主导产业开发力度。用生态理念谋划农业发展,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建设,建立健全绿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确保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设施农业技术服务和市场体系建设,全年新建保护地和旧棚改造1万亩,完成工厂化育苗2亿株。大力发展畜牧业,推进畜禽规模化养殖,扶持大场大户发展,新建肉鸡、肉牛、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100个。扩大林果业发展规模,新发展经济林8万亩,种植林下经济作物8万亩,创建一批精品科技示范园。    

加强农业保障体系建设。大力抓好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土保持工作,重点实施农田基本建设骨干工程150项,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7.5万亩,节水滴灌工程6.1万亩。继续实施大凌河两岸生态封育工程,巩固和保护退耕还林成果。扎实推进青山工程,全年完成造林绿化17.4万亩,矿山植被恢复1400亩。完成草原沙化治理11万亩。加大农机推广使用力度,完成保护性耕作18万亩。提高气象为农服务水平,抓好防灾减灾工作。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整合各类资金,着力抓好农村能源、饮水安全、环境美化、乡村道路建设等工作,持续扩大新农村建设成果。    

加速提升产业化水平。支持农事企业扩大产业规模,培育知名品牌,新发展规模以上龙头企业6家。继续抓好十全食品、三融集团、龙汇食品等10亿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项目。围绕朝阳本色、金鼎辣椒、茂源花卉、大地农产品等重点龙头企业,新建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基地4万亩,有机食品生产基地1万亩。围绕丽洲庄园、龙鸟集团、旺源牧业等一批龙头企业,扩大葡萄、山杏、杂粮及畜禽产品基地建设,快速形成“企业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化格局。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5家,发挥其连接生产与市场、保障农民利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以新城建设为重点,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    

经过多年发展,城市建设已成为我县的“金字招牌”。我们必须一以贯之地建设、经营、管理好城市,塑造、宣传、推介好城市品牌,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位和形象。    

以精品意识建设城市。突出规划的先导作用,加强规划审批管理,完成县城总体规划和小城镇规划修编,着力塑造城市特色,提高建设水平。集中力量抓好新城建设,加速城中村、城边村改造。重点实施新城蒙古族中学、卫生大厦、服务业大厦、第二人民医院、老年公寓等10个公建项目建设。完成财富领域商业城及步行街建设,全面推进利州国际花园一期、二期和博望家园、金鼎龙湾、壹品城、丽都水岸、御水帝王二期等19个房地产开发项目,计划投资22亿元,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抓好50万平方米节能保温计量改造“暖房子”工程。完成大凌河干支流城区段综合治理续建工程,搞好绿化、硬化、亮化和景观建设加快推进凌河干流源点广场建设。启动东区热源厂、换热站及管网建设。完成新城滨河路二期5公里路网建设、雨污分流排水管网建设和6公里电网改造,加大管道燃气推进力度,新城区主要街路管网实现地下铺设。改造维修老城道路,通过城中村改造畅通道路微循环。完成新老城15公里供水管网建设,新增1.5万吨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建设平房子垃圾处理厂和5个乡镇垃圾中转站。继续推进小城镇“六化五个一”工程,加大开发改造力度,不断提升小城镇的功能和品位。实施建三线大北段35公里油路大修改造和“一事一议”村内道路建设工程,全力做好绥凌高速、京沈高铁客运专线、锦承铁路复线项目的争取以及工程建设的协调服务工作。  

以现代理念管理城市。2013年确定为“城市建设管理质量提升年”,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规范化、精细化、长效化”水平。发扬“创城”精神,抓好“绿叶杯”和“四化”竞赛活动,争创省级森林城市。加强环境卫生和市容管理,强化破路管制。加大城市综合执法力度,坚决制止各类违规建设行为。规范城市交通秩序,加强公共场所和住宅小区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推进数字化城市建设,统筹协调城市管网铺设工程,加强社区管理和住宅小区物业工作,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和居民幸福指数。    

(四)以集聚区建设为龙头,做强优势产业,加速现代服务业发展    

坚持把服务业作为调优产业结构的重点,扎实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和优势产业发展,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3.5亿元,增长24.6%    

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服务业项目招商,发展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23家。以原有步行商业街和新建财富领域项目为中心,延伸建设利州服务业集聚区,打造县城商务和商贸中心,同时着力打造紫陶之都服务业集聚区和公营子服务业集聚区。进一步密切银企、银政合作,健全完善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担保公司等融资体系,促进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抓好“新网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圣隆农产品物流园、农资配送中心建设。加快建立以生产销售、科技信息为主体的农村服务体系,促进乡镇服务业聚集升级。    

着力推进旅游业发展。重点抓好“文化旅游年”活动,增加游客人数和旅游业收入。加速推进暴龙地质公园、东山咀祭祀遗址、大凌河峡谷生态旅游区等旅游项目规划开发工作。加快龙凤山森林公园、紫砂文化园、凌河干流源点广场休闲旅游综合体等景区开发建设进度,大力发展沟域旅游、乡村旅游和休闲体验旅游。继续加大对“世界龙乡吉祥喀左”旅游形象的宣传,办好县庆那达慕大会、春季赏花节、紫砂文化节等节庆活动。积极打造“金鼎之地”、“恐龙之乡”、“紫陶之都”、“塞外水城”等特色旅游品牌,促进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着力打造文化产业。加快推进“文化强县”建设,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拉动消费、推动发展中的作用。引进和培育一批文化骨干企业,着力打造融现代工业、观光农业、宜居城市、民族民风民俗为一体的综合文化产业,重点促进文化创意、节庆会展、数字电视、商展广告、演艺娱乐等行业和领域的发展。加大对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力度,深入挖掘喀左东蒙民间故事、喀左贡醋、紫砂陶艺、民族地毯及民间工艺品制作等地方资源,开发文化旅游产品。积极培养各类文化人才,扩大文化消费规模,增加文化产业收入。    

(五)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健全保障体系,推动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坚持把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努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普惠于民。    

以办好实事惠及民众。实施省级创业型县区试点工程,全年实现城镇实名制就业4000人。进一步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做好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宣传、扩面和基金征缴工作。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和分配,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5处,解决2.15万人饮水问题。深化贫困村帮扶工作,实施扶贫到户13470户,进一步增强贫困村综合实力,加快脱贫致富步伐。高度关注特困家庭、弱势群体基本生活,着力改造农村危房险房,农村困难家庭常年病人托管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深入开展社会救济、优抚安置、残疾人保障等工作。采取积极措施,壮大主体财源,强化税收征管,压缩行政成本,增强财政对民生事业的保障能力。通过开展实事工程,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以发展社会事业增进民利。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稳步推进农村小学“楼房化”工程,新建校舍8000平方米。加强学生乘车、小餐桌及托管机构管理,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加强乡镇卫生院医疗设施建设,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扎实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试点,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各项惠民政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繁荣城乡文化事业。加大公共体育设施开放力度,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加强妇女、儿童、老年人、未成年人和青少年工作,做好工商、质监、统计、审计、物价、档案、地质、防震减灾工作,重视外事、侨务、对台等工作。    

以构建和谐社会凝聚民心。加强公民道德和信用喀左建设,健全社会诚信体系。巩固和加强民族团结,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巩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成果,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大力推进“六五”普法,加大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力度,抓好社会矛盾排查和化解工作,完善防控体系建设。强化政府应急管理和网络安全管理。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切实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和人防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努力营造人心稳定、社会和谐、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六)以提高效能为目标,加强自身建设,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新形势、新目标、新任务,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牢记宗旨、履职尽责,始终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扎实做好政府的各项工作。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理念,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切实把主要精力放在搞好服务、改善环境上。扎实推进政府管理体制创新,提高行政效率,下大力量解决工作中存在的作风不实、推诿扯皮和消极应付等问题,着力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运转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加强依法行政,建设法制型政府。加快推进依法治县进程,依法保障广大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推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制度化和民主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建立问责和纠错制度。推行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加强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转变工作作风,建设务实型政府。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持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大力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整个政府系统要弘扬敬业精神,提高工作效率,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把更多的财力和物力用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努力在全县上下形成雷厉风行、勤奋敬业、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的工作作风。    

狠抓监督管理,建设廉洁型政府。认真落实《廉政准则》各项规定,进一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加强政德教育,筑牢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强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开展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规范工程招投标、土地出让、政府采购等行为。加大违法违纪查处力度,严厉查处违反财经纪律、侵害群众利益等各类案件,努力营造一个“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行政环境。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我们倍感自豪;展望未来,我们激情满怀;站在新起点,我们充满信心。实现喀左未来发展新跨越的历史重任,光荣地落在了我们肩上,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县第十三届三次党代会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昂扬的斗志,继往开来、开拓创新,为建设富庶、文明、美丽、幸福的新喀左而努力奋斗!